【
農機網 熱點關注】 金秋時節(jié),稻浪翻滾。
收割機轟隆隆的聲音又在稻田響起,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。
位于奉城鎮(zhèn)洪西村李永偉家庭農場近兩百畝的中熟稻也進入了收割時節(jié),一片片成熟的水稻泛著金黃,農機手熟練地駕駛著收割機,開足馬力在田地里來回穿梭。金色的稻浪被卷入機械中,收割、脫粒、粉碎稻桿一氣呵成,大粒飽滿的稻谷盡收囊中,不一會便收割了一大片稻田,收割后的稻谷順著運輸管道進行裝車。
“我們合作社有近200畝的稻田,主要以種植滬軟1212水稻為主,這個品種的水稻品質好、產量高,種出來的米也好吃,蠻受消費者的歡迎。”李永偉介紹說。今年氣候適宜、病蟲害少,也未遭遇災害天氣,水稻收成普遍都比較好,畝均產量可達1100斤。
奉城鎮(zhèn)共種植水稻27265余畝,主要以種植雜交水稻花優(yōu)14、中優(yōu)28,常規(guī)稻南粳46、滬軟1212為主。
據悉,受疫情影響,今年水稻種植時間較往年有所延遲,奉城鎮(zhèn)農業(yè)中心迅速行動,組織農技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服務,指導農戶選好種子,培育好田地,提高播種質量,保證了水稻的產量及品質。預計11月中下旬全部收割完畢。
“接下來,奉城鎮(zhèn)農業(yè)中心將利用稻田收割后的空檔期,統(tǒng)一指導農戶種植蠶豆,增加土地有機質含量。田地翻耕后,種植的蠶豆就能變成水稻的底肥,可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。”奉城鎮(zhèn)農技推廣副站長韓國榮介紹。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